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坐等玉兰市最后的陷落(上)(2 / 2)


这种情形反映到骆伟峰那里,昔日不可一世的强人,却疲惫不堪地挥了挥手,说是自己对不起大家,谁要走,都不拦着,觉得有什么值钱的东西,想带走的话,都可以带走。

骆伟峰这话,无疑自己宣判了伟峰公司的死刑。

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,是雪崩似的。越来越多的人,加入了不辞而别的行列,不到一个月,就人去楼空了。

这一下,引发了集资群众的大规模恐慌。在伟峰钢铁有限公司找不到人了,就直接找市政府。

“闹得很厉害啊,几百人坐在市政府门口,不肯离去,一定要讨个说法!”

崔福诚叹了口气,说道。

“几百人?要算是好的了。”一直不怎么说话的柴绍基忽然说道:“汪国钊怎么答复的?”

柴绍基这人讲规矩,柳俊和崔福诚都是他曾经的上级,他恪守规则,上官在座,不随意开口。但他对汪国钊,确实是半点好感也欠奉。正是因为此人出任玉兰市长,才将他从长河区工委书记的位置上硬生生挤了出去。尽管因为柳俊的运作,他如愿以偿当上了国家发展委高新技术产业司的司长,正式登上严柳系的大船,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不恼火汪国钊了。

这个汪国钊,阴森森的,看上去十分温和,实则固执得紧,比大多数人都骄傲。明明柳俊坚决反对的项目,他却偏偏要去引进,自以为得计。如今大难临头,且看他还有甚的能耐!

早在汪国钊引进伟峰钢铁之初,柴绍基就已经在等着看笑话了。

原因无他,对于柳俊经济建设上的本事,柴绍基佩服得五体投地。他绝不相信汪国钊会比柳俊的眼光还高明。

崔福诚望了柴绍基一眼。他很理解柴绍基对汪国钊的愤懑,自不会去计较柴绍基的“狭隘”,苦笑着摇摇头,说道:“还能怎么答复?钱已经花完了,伟峰公司只剩下一个空架子。”

柴绍基点了点头,脸上露出解气的微笑。

牛皮哄哄的汪市长,终于也有了束手无策的时候。

“这个问题还真是比较棘手啊,听说单是向群众集资,就有十二个亿,很大的数目了。”

刘光兴插话说道。

国家正在对钢铁项目进行调控,身为发展委发展规划司司长,刘光兴自然对全国各地的违规钢铁项目,都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和研究。伟峰钢铁有限公司是此番调控的重点对象,刘光兴的了解就比较深入。

崔福诚颔首附和:“是啊,十二个亿,不还给群众的话,群众肯定不答应的。群众的思想比较单纯,在他们看来,市政府引进的项目,就是靠得住的,至少也体现了政府的部分意志。如今垮了,不向政府要钱,向谁要去?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,就是个大难题,无论拖到什么时候,都不能不了了之,说不定会形成持续不断的上访高潮……”

一旦谈开了,崔福诚也不藏着掖着,什么话都往外掏。

既然柳俊有意让大家成为朋友,崔福诚就要拿出诚意来。你不跟人家掏心掏肺,人家又怎会将热脸来帖你的冷屁股?何况现在大家都坦诚相对,似乎彼此之间的距离,已经拉近了不少。

刘光兴说道:“但是要由市政府还款的话,也没有名目啊。这钱不是市政府收走的,也不是市政府花掉的。十二个亿,对于玉兰市的财政,也不是个小数目吧?”

“嘿嘿,岂止不是一个小数目,相当于全市财政总收入的三成还有多了。”

崔福诚说道。

还有一个话,崔福诚没有明说,但大家都猜得到。钱多钱少不是最关键的问题,主要还是在于没有一个名目,汪国钊再胆大,玉兰市再富裕,也不能毫无理由的将十二个亿扔出去。

两难啊!

柳俊淡然问道:“玉兰市就没有采取一点其他的措施?”

“有的。汪国钊正在紧着和几个国有巨型钢铁企业联系,希望他们能够接手这个项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