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4节(1 / 2)





  武德帝却盯着陆安澜看了许久,方道:“陆安澜,你如今平定归德,灭了楚国,又暂时消除了契丹的威胁,居功至伟,可曾想过要什么奖赏?朕,怕是没什么可以给你了。”

  陆安澜闻言,忙跪下:“臣惶恐!此乃臣的本分,何须奖赏?”

  武德帝打量他半晌,忽而笑道:“罢了,你去吧。”

  陆安澜恭敬地起身,后退,转身,离去。在外书房里一派谦和模样,此时已是无比萧肃。

  武德帝对陆安澜起了杀心。

  又过了十余日,武德帝已有数日不能上朝,小太子临朝,事事已陆安澜之命是从。前两日有人刺杀陆安澜,结果尽数被抓拿,斩首于菜市口,曝尸三日。陆安澜威势之盛,满朝文武,战战兢兢,不敢多说一句话。

  这日下朝,陆安澜去了天牢。

  鲜于谅有些意外:“陆大人,频频造访,所谓何事?”

  陆安澜居高临下地看着他:“有些事情,是想好好跟你算算账。”

  “我与大人素不相识,有什么账好算?”

  陆安澜一笑:“你可能已经忘记了。当年诬陷招远将军,致他满门抄斩。我今日,总算替父报仇。”

  鲜于谅虎目圆睁,难以置信地看着陆安澜:“不可能,我亲眼看到他的亲儿死在箭下……”

  陆安澜一字一句从牙缝里蹦出话来:“鲜于谅,你会活着,活到秋后处刑,万人凌迟。只是,你活着会非常艰辛,我会让你尝一尝天牢里所有的苦楚,为我陈家满门报仇。”

  鲜于谅听了,打量陆安澜半晌,最后却是哈哈大笑:“楚昭平!楚昭平!你听到了吗?你的顾命大臣是陈嘉远的儿子啊!你死到临头了!”

  陆安澜不再停留,转身走了。穿过层层关卡,他来到了地下深处的牢房里,楚元茂正是囚禁在此处。

  楚元茂看到陆安澜,张牙舞爪、龇牙咧嘴:“陆安澜,你别得意得太早!有朝一日,我出去了,杀了你!我归义节度使府还有十万大兵,你定然应对不了!”

  陆安澜微笑:“我来,是告诉你,你这辈子都别指望出去了。你父皇如今自身难保。”

  楚元茂大惊:“你要篡位?”

  陆安澜笑着拍拍他的脸:“没办法,你们逼的太急了。”

  从天牢出来了陆安澜折返皇宫,进出武德帝的寝殿如入无人之境。

  武德帝正在等待着消息,到了午后,都不见消息传来,他心中越发焦急。喊了几声“欧阳海”,却无人应声。他正欲挣扎起身,就听外头传来一个声音:“陛下,找欧阳海何事?”

  武德帝心中一惊,就见陆安澜气定神闲地走了进来。刺杀失败了。就不知楚元茂有没有从天牢逃出去?

  他神色灰败,哑着声问道:“朕口渴,唤欧阳海给朕倒茶。”

  陆安澜亲自倒了一杯茶,双手奉给武德帝:“陛下,请喝茶。”

  武德帝拿着茶杯,有些迟疑。

  陆安澜嗤笑一声:“陛下担心有毒?”

  武德帝猛地抬头看向陆安澜,怒斥道:“跪下!你这是什么态度?”

  陆安澜在近旁的一张椅子坐下,道:“陛下,飞鸟尽,良弓藏,狡兔死,走狗烹。您竟然派人刺杀我,又暗中安排楚元茂逃往归义,您难道觉得我还会向从前一样敬着您么?”

  武德帝心中一沉,面上断然否认:“那必然都是有人挑拨离间你我君臣关系!”

  陆安澜理了理袖口,道:“其实,不管真假,我也不太在乎。本来,我对皇位没什么兴趣,我也打算好生辅佐小太子,可是,陛下,你猜猜我在宫中佛寺里发现了什么呢?”

  武德帝一怔,脸色渐渐变得难看。

  陆安澜一笑:“你在想什么呢?你这么聪明,是不是想到我是谁了?”

  武德帝缓缓道:“你是陈嘉远的儿子?不可能……”

  陆安澜站起身,将一卷诏书扔给他:“没错,我是陈嘉远的儿子。从今往后,这天下,便是陈家的天下了。”

  武德帝抖着手打开诏书,上头是一份新的让位诏书,赫然已经用上了国玺,红艳艳的印章就在上头。

  武德帝看向陆安澜,气得脸色煞白煞白:“你……逆贼!逆贼!”

  陆安澜站停,回身看了一眼,道:“陛下老了,该颐养天年了。永寿宫不错,陛下就住里头吧。陛下也看看,给人幽禁二十年是什么感觉。”

  永寿宫名字虽然好听,却是冷宫,废弃多年,荒芜冷清。

  武德帝听得此话,怒极攻心,两眼一黑,晕了过去。

  第72章 契丹求亲 ...

  武德十一年七月, 武德帝发让位诏书,称自己年老体衰,太子又年幼无知, 无法处理国事, 故让位于枢密使陆安澜, 武德帝退居永寿宫,颐养天年,不理政事。

  经过钦天监计算,登基大典的时间确定为是年十月初八。礼部有三个月的时间去准备大典的礼仪。陆安澜却用这三个月的时间,平定了归义节度使的叛乱。至此, 大周排得上号的节度使, 所剩无几。除了定难节度使府, 其余的, 基本已是无甚兵力。

  陆安澜定国号为“陈”,年号贞平,又恢复姓氏,尊父亲陈嘉远为高祖, 母亲陆氏为皇太后, 册封发妻谢如冰为皇后,妹妹陈晚宁为翊阳长公主, 宁安为元和公主。

  谢如冰之父谢明时已从孟津出发, 不日就要回到京城。他本该早已回来,但是因身子不适,郎中嘱咐静养。陆安澜特地派了名医俞一鸿前去, 为其诊断把脉,开具药方。调理一段时日后,身体有了不少起色,方启程回京。

  再过三日便是登基大典,谢明时还未到京。

  谢如冰在长乐宫中,有些焦急地等着信使的消息。长乐宫如今开辟为皇后寝宫,装饰一新,端雅华美。

  谢如冰倚靠在软枕之上,侍女正在为自己按*摩双腿,很是舒适。她目光漫无目的地从寝宫里的一应事物滑过,有些神游天外。

  她从不曾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国皇后,母仪天下。陆安澜驳回了群臣关于纳世家女为宫妃的奏折。是以,偌大皇宫,宫殿重重,只得自己这么一个皇后。